-
中國西氣東輸
- 詞條解釋
- 詞條來源:燃氣部
- 撰稿人:燃氣部
- 關注熱度:5907次
就在2000年2月國務院第一次會議同意啟動“西氣東輸”工程,這是僅次于長江三峽工程的又一重大投資項目,是拉開西部大開辟序幕的標記性扶植工程。
擴展閱讀西氣東輸的具體介紹:
我國西部地域的塔里木、柴達木、陜甘寧和四川盆地儲藏著26萬億立方米(m3)的自然氣(NG)資本,約占全國陸上自然氣資本的87%。特殊是新疆塔里木盆地,自然氣資本量有8萬多億立方米,占全國自然氣資本總量的22%。塔里木北部的庫車地域的自然氣資本量有2萬多億立方米,是塔里木盆地中自然氣資本最富集的地域,具有形成世界級大氣區的開辟潛力。塔里木盆地自然氣的發明,使我國成為繼俄羅斯、卡塔爾(Qatar)、沙特阿拉伯(Saudi Arabia)等國之后的自然氣大國。
計劃中的(dì)“西氣東輸”骨干管道(管線)由兩條平行的直徑為1.5米的大口徑輸氣管道構成,西起新疆塔里木輪南油氣田(Oil field),向東顛末庫爾勒、吐魯番、鄯善、哈密、柳園、酒泉、張掖、武威、蘭州、定西、西安、洛陽、信陽、合肥、南京、常州等大中城市,終點為上海。工具橫貫甘肅、寧夏、陜西、山西、河南、安徽、江蘇等7個省區,全長4200千米。
“西氣東輸”管道工程,采用干支結(jié)合、配套扶植方法進行,管道輸氣范圍設計為每年120億立方米。項目第一期投資猜測為1200億元,上游氣田開辟、骨干管道鋪設和城市管網總投資跨越3000億元。工程在2000-2001年內先后動工,將于2007年全體建成。
實行西氣東輸工程,有利于增進我國能源構造和財產構造調劑,帶動東、西部地域經濟配合成長,改良長江三角洲及管道沿線地域國民生涯質量,有用治理大氣污染。這一項目標(dì)實行,為西部大開辟、將西部地域的資本上風變為經濟上風創(chuàng)造了前提,對推進和加速新疆及西部地域的經濟成長具有重大的計謀意義。
關于詞條
● 燃氣詞條-自由的草根詞條!通過收集、整理、編篡來打造中國最全的燃氣詞匯總站。免責聲明● 草根詞條,只解釋本站內容。若與相關法律法規相沖突,以法律法規為準。部分內容來自網絡、書籍,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!
- 發表評論
- 昵稱:
- 評論內容:
- 發表評論